雅安市委办公室_雅委发〔2012〕8号_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 雅安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雅安市委办公室_雅委发〔2012〕8号_中共雅安市委雅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 1 -
中共雅安市委文件
雅委发〔2012〕8号
———————

———————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关于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
意 见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级各部门和单位: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
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川委发〔2011〕15 号)精神,进一
步提升我市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镇化(以下简称“两化”)水
平,加快推进工业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加
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国际化区域性生
态城市,现提出以下意见。
- 2 -
一、重要意义
工业化催生城镇化,城镇化承载工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
互动发展是联动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
核心环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资源优化配置与集
约高效利用的重要过程,是现代化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经济社
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雅安正处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
略、成渝经济区规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处于加
快建设川西枢纽和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的突破时期,大力推
进“两化”互动,对雅安当前加快发展和未来可持续发展都具
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我市工业化、城镇化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工
业实力依然不强,城镇化水平依然不高,工业化、城镇化互动
不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不强。2010 年,我市
工业化率为47.1%,位列全省第10 位,比全省平均水平高3.9
个百分点,比全国平均水平高6.9 个百分点;城镇化率为
34.6%,位列全省第12 位,比全省平均水平低5.6 个百分点,
比全国水平低5.1 个百分点。工业化率高于城镇化率12.5 个
百分点,这充分表明工业化城镇化互动发展协调性差。但同时
也应看到,我市推动“两化”互动潜力巨大,必将成为我市转
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城市建设和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坚持走生态立市的道路,以绿色(低碳)经济
- 3 -
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按照“‘两化’互动、三产相融、
产城一体、配套成龙”的原则,以产业绿色化、资源循环化、
生产生活低碳化、民居与环境生态化为发展方向,大力推进“两
化”进程。到2015 年,力争全市工业化率提高到50%,城镇化
率提高到43.5%。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上,绿色(低碳)经济产业和现代服务
业为主导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并取得重大成效。基本实
现“432”战略目标,即构建水电电冶、机械制造、新材料新
能源和林竹茶药4 个百亿产业;培育雅安工业园区(雅安经济
开发区)、汉源县工业园区、石棉竹马工业园区3 个百亿园区
和主营业务收入上20 亿元企业20 个以上,产业支撑作用明显
增强。基本实现产业集约发展目标,全市产业园区实现增加值
占全市工业的70%;建成销售规模突破500 亿元的园区1 个,
突破100 亿元的园区3 个,突破50 亿元的园区3 个。基本实
现优势产业扩张目标,“3+1”优势产业工业增加值占全市规模
以上工业的85%以上。
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上,突出川西枢纽、水电能源和生态资
源的三大优势,立足成渝经济区和成都经济圈,主动承担区域
功能,维护生态安全格局,努力实现产业转型与经济跨越,积
极探索自然、经济和社会相协调的城市发展模式。加快名山撤
县设区步伐,充分发挥雨城-名山中心城区的极核带动作用,
构建雨城-名山一体化发展区,做大做强中心城市规模,雨城
- 4 -
-名山一体化区人口达到40万人,用地规模达到45平方公里,
增强中心城市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能力,构筑市域经济发展的
核心增长极。建立起以中心城市拓展为主体、特色产业园区为
支撑、新型乡镇为依托、生态村落和街区为细胞,布局合理、
层次清晰、功能完善的城镇体系,形成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
“双互动”、“双加速”的良好格局,打造中国第一低碳城市中
心,建成川西重要的区域性中心城市。
三、实现路径
(一)推进新型工业化
建设园区,搭建平台。发挥重点产业园区带动示范效应,
以四川大力实施“1525 工程”为契机,加快我市列入省重点培
育名单的四川雅安工业园区扩区发展步伐,并更名为雅安经济
开发区,面积扩展为100 平方公里;加快建设汉源县工业园区、
石棉竹马工业园区,努力推进成雅工业园区、雅甘产业合作示
范区建设。示范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园区向城镇集聚,
使工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点,支持重点
小城镇发展特色产业集中区。积极探索新型产业发展模式。大
力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型、专业配套协作型、产业链延伸型、综
合循环利用型、科技创新产业化型等多种类型的产业园区。提
升园区发展水平,坚持“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科学定
位园区主导产业,实现集群发展。加快打造以新兴产业为主导
的四川雅安工业园区(雅安经济开发区),积极推进各县(区)
- 5 -
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园区。完善园区综合服务功能。以园区为载
体,加快产城一体化进程。着重抓好标准化厂房、服务中心、
信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平台、生活配套设施建设,建立城镇
与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的协调推进机制,加速推
进集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功能园区、现代服务体系和现代居住
区于一体的城市功能建设。
做强工业,培育支撑。坚持盘活存量与引进增量并举,做
大总量与提升质量并重,一手抓现有产业的做大做强,一手抓
新兴产业的引进培育。坚持以大企业带大产业,着力壮大“3+1”
优势产业,大力发展产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
建成成渝经济区最大水电基地,充分发挥电力优势,发展壮大
新材料新能源、高端制造、节能环保等生态工业,建设符合国
家水准的全省领先的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带,逐步形成以新材
料新能源产业为先导、电冶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农产品加工
产业快速发展的产业格局,把雅安建成全省重要的清洁能源基
地、新材料新能源产业基地、农产品加工基地和汽车零部件制
造、专用车生产基地。
开放合作,拓展空间。实施充分开放合作战略,借助合作
外力,激活互动内力。借势雅安全域纳入成渝经济区、成都经
济区“1+7”战略合作协议签订和其他区域性经济合作,突出
特色,错位发展,延伸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发展。深入实
施“融入成都、链接攀西、辐射康藏”的T 型发展战略,积极
- 6 -
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导的成
雅工业园区和以资源深加工为主导的雅甘产业合作示范区,不
断提高区域合作水平。
培育企业,做强龙头。继续深入实施大企业大集团战略,
鼓励扶持企业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提升装备水平,支
持重点优势企业建立技术创新体系和研究开发机构,大力支持
骨干企业创建国家(省级)技术中心;强化资源尤其是电力资
源的配置向优势企业集中,大力推动企业品牌建设,积极支持
创立中国驰名品牌、四川省著名品牌;大力培育一批本地行业
内的龙头骨干企业和省内知名的大企业大集团,力争一批市场
竞争力强、技术水平高、对地方贡献大的企业上市。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
全面加强城市规划工作,确保城镇化健康有序发展。高度
重视城市规划工作,强化规划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导向性。引
进高水平规划单位,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城市规划,切实做到
以科学规划指导和推动城镇建设。2012 年,高质量完成对原雅
安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开展姚桥、大兴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和主要景观节点的城市设计,依据新一轮雅安城市总规,
完成七县城总体规划修编和新村建设规划编制。城市规划适度
超前,长远考虑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为城镇和产业发展留足空
间。规划做到定位准确,思路明确,论证充分。中心城市、县
城重要地段开展城市设计,突出县城特色,提升城市品质。严
- 7 -
格规划变更报批程序,规划一经审定必须严格执行,不得随意
变更。
依托重要交通枢纽,构建合理的城镇体系,建设特色产业
城镇。充分发挥雨城-名山中心城区的极核带动作用,依托国
家、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依据综合发展政策分区指引,
强化差异化轴线推进作用,实施“极核带动,轴线推进”发展
战略,使生产要素向极核、轴线、节点高度集聚,推动城镇体
系结构优化和新型城镇化发展,建立“一核、四轴、四城、多
点”城镇空间结构体系,即:建设雨城-名山一体化发展核心
区。以交通为骨架,建设特色产业城镇。沿成雅、雅康高速及
成康铁路形成的城镇综合发展轴,建设综合性产业城镇;沿雅
马高速、省道210 线形成的生态保育轴,发展生态旅游、生态
农业型城镇;沿雅乐、石泸高速形成的旅游联动轴,主要发展
旅游产业城镇;沿雅西、乐汉高速形成的工业竞合轴,主要发
展农贸型和工业型城镇。建设天全、荥经、汉源和石棉县城4
个二级城镇和芦山、宝兴县城及各中心镇形成的多点三级城
镇。
实施“重心东移”战略,拓展城市空间,增强城镇综合承
载力。按照“重心东移”的城市发展战略,着力打造主城新城
中心,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吸引
力。加快姚桥新区建设,把姚桥新城建设成雅安市行政、文化、
商务、金融中心。实施“工业入园”战略,促进中心城区的工
- 8 -
业项目搬迁,进一步优化城市用地布局;适当提高开发强度,
打造姚桥新区的商业中心、金融总部和滨江住宅区,推进城市
综合体建设;结合雅安火车站的建设,打造姚桥商贸服务区。
依托雅安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加快“大兴生态城市示范区”建
设。加快大兴大桥、大兴二桥、大兴生态湿地公园及大兴主干
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完善学校、医院等公共设施,加快
搬迁安置小区规划建设,为大兴组团大规模开发奠定基础。大
力实施生态细胞工程,着力推进一批生态居住小区、生态街区、
生态社区的建设。
以生态为基础,打造中国西部生态发展示范市。加快“一
江三河”景观打造,规划建设城区西门大桥、大兴河湾湿地公
园,整体提升城区景观形象。高标准改造张家山公园、苍坪山
公园、金凤山公园及青碧山公园等城市公园,构建城市绿色大
公园系统,到2015 年末,达到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标准,城市
绿地率达到40%,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以上,人均公共绿
地面积12 平方米以上。倡导“绿色交通”模式,在城区规划
建设景观型绿道,构建高品质的“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的出
行系统。以“熊猫绿岛”、“姚桥金融总部”规划建设为突破口,
积极推进“绿色建筑”、“绿色住区”、“绿色生态示范区”建设。
到2015 年,实现新增绿色建筑30 万平方米、可再生能源建筑
应用25 万平方米、既有建筑绿色更新20 万平方米。
加大住房供应量,加强城镇住房保障能力。以推动城镇住
- 9 -
房保障加快发展为主题,以促进城镇住房保障的转型发展和创
新发展为主线,以深化保障性住房建设供应体制和运行机制改
革为动力,以现有的廉租房为立足点,规范和完善经济适用房
保障制度,加快推进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和发展,着力调整保障
性住房的建设和供应结构,切实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逐步改善城镇居民基本居住条件。规范发展房地产业,加大普
通商品住宅投资建设力度,试点建设生态小区。力争“十二五”
期间住房竣工面积达到150 万平方米。
(三)积极推进“两化”互动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着力抓好“多规衔接”。在城市总
体规划的引领下,统筹做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
规划、产业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等衔接工作,增强工业对
城市的支撑作用和城市对工业的服务功能,加快构建“两化”
互动的规划体系。城市总体规划将各产业园区统一纳入,并充
分考虑工业发展需求,为工业发展留足空间。探索开展覆盖城
乡全域的总体规划编制,统筹城乡建设、土地利用和产业发展。
积极推进“四集中”。在辖区全域范围内,不断推动工业向园
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
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加强完善“四对接”。
抓好基础设施、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等城乡公共服
务对接,同步推进产业和城镇发展所需要的交通、供水、电力、
通讯、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
- 10 -
三产相融,统筹城乡。以工业化为主导,带动特色农业与
配套服务业的发展,以龙头企业为依托推进产业市场化,以标
准化体系建设为方向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园
区,推动产业向园区集中,形成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带和专业化
生产基地,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拓展服务领域,完善服务功能,
优先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构建和完善以产销对接为基础的生产
资料流通体系,加快发展以配送连锁为基础的生活消费品服务
体系,建立多层次消费需求服务体系,完善特色农业与产业园
区直接相关的配套服务业,加快城乡统筹发展进程。
完善设施,强化配套。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建设,不断增强“两化”互动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加快推进
川西综合枢纽建设,不断增强“两化”互动发展活力。加快形
成以“4+1”铁路、“6+2”高速公路为骨干的连通内外、覆盖
城乡的川西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雅安物流园区和各县(区)
物流中心、物流服务站,形成区域物流服务体系、市域物流服
务体系及应急物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1000 千伏特高压、500
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建成以220 千伏和110 千伏为骨干架构
的川西电力综合枢纽。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水利工程,为“两化”
互动发展提供水资源保障。
“产城一体”,协同发展。充分发挥工业对城镇带动作用,
围绕工业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布局商务区、文教区、居住区等功
能区,提升优化完善城市功能,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使之转
- 11 -
化为现实的工业生产力。充分发挥城市集聚生产要素、生活服
务配套的功能,按照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原则优化空间布局,将
工业园区纳入城镇规划统一布局,使城镇成为工业发展的物质
载体和坚强后盾,促进工业加快发展、集约发展。加快县城和
重点镇发展,完善城镇服务功能,提高综合承载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区)党委和人民政府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精心组织,加强领导,扎实推进“两化”互动发展。要建立健
全相应的“两化”互动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完善议事协调机
制,切实抓好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等重要规划编制、重大政策
制订、综合协调服务等工作,积极探索建立有利于新型工业化
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新型组织推进机制。
(二)创新体制机制
推进城乡统筹。坚持以城带乡、以工哺农,促进三产联动,
城乡经济社会相融,逐步形成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深化户
籍制度改革,逐步取消城镇落户的限制条件,吸引农村居民、
外来人口在我市城镇落户,并享有与当地城镇居民同等的权
益。
加强科技创新。大力实施技术创新工程,整合和引进科技
资源,鼓励企业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加速科学成果转化,以技
术改造和创新为引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城镇集约发展水
- 12 -
平,为推进“两化”互动提供持续动力。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到应保尽保。
完善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拓宽新型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范围。加大对用工企业为员工购买社会
保险的监管力度,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三)落实财税政策
积极落实国家、省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和研究
开发费用加计扣除的税收优惠政策。积极争取国家、省对战略
性新兴产业培育、产业园区发展、企业技术升级、淘汰落后产
能、中小企业扶持等方面的资金。进一步加大地方财政对工业
发展的扶持力度,市级工业发展资金由每年2000 万元提高到1
亿元,各县(区)也应设立工业发展资金(石棉不低于3000
万元,汉源不低于2000 万元,其他县(区)不低于1000 万元),
同时按财政增收情况逐年同比例增加额度,重点用于支持传统
优势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上档升级、产业园区发展、中小企
业培育、扶持重点企业、成长型企业发展以及对优势企业实施
电价补贴、对企业技改节能项目奖励等。
(四)强化要素保障
强化土地保障。用好、用活、用足土地政策,优化用地布
局,调整用地结构,创新用地保障机制,促进节约集约利用。
对于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建设用地,其年度用地计划指标优先在
市级预留用地计划指标中安排。鼓励合理利用未利用地,降低
- 13 -
未利用地用于工业用地的出让金标准,适当降低产业园区建设
用地的基准地价。
强化资金保障。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
的思路,拓宽投融资渠道,进一步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
务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城市的聚集效应和承载能力。充分发挥
财政资金的引导放大作用,增大金融信贷投放,激活民间资金
投入;积极引进其他金融机构和担保机构来雅设点,增强地方
金融活力和发展基础;加强对投融资平台的管理,建立健全
“借、管、用、还”运行机制,增强投融资能力。
强化能源保障。深化地方电力体制改革,进一步整合电力
资源,发挥全市“电力一张网”作用,强化电力行业监督管理,
落实电力“三权”(电力调度权、电量调控权、电价决定权),
增强地方政府电力调控能力。继续争取瀑布沟电站直供电政策
和留电政策,实施集中40%小水电量统一调度和大宗用电企业
供电排序办法,制定出台优势企业电价补贴办法,建立水电资
源就地转化的长效机制,支持各县(区)根据各地实际继续落
实国家差别电价政策。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抓好水、电、
气、煤、油等要素的监测分析和协调调度工作,为工业发展、
城镇建设提供能源保障。
强化人才保障。全面落实《加强“3+N”支柱产业人才队
伍建设实施意见》,积极引进工业发展、城镇建设急需的技术
领军人才和高层次管理人才,努力建设一支与“两化”互动发
- 14 -
展相适应的人才队伍。
(五)注重可持续发展
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淘汰落后产
能,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
境友好型社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三同时”制度,加强污染
防治,减少污染物排放,腾出环境容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提升城乡规划建设水平,加强城乡饮用水源保护、环保基础设
施建设、环境监督管理,抓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建设经济社
会协调发展的宜商宜业宜假生态城市。
(六)优化服务环境
牢固树立“环境是生产力、环境是安全阀、环境是战略资
源”的理念,着力提升机关行政效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
市、县(区)政务服务中心牵头打造政务服务直通车,努力营
造“政策更优、审批更少、门槛更低”的政务服务环境。
中共雅安市委
雅安市人民政府
2012年3 月19 日
中共雅安市委办公室 2012年3 月21日印发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