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中求进 加快发展 确保首季经济实现“开门红”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7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5%

    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一季度“开门红”情况的考核奖励,一季度考核结果的分值将占全年目标任务考核分值的30%。同时,将安排专项资金对春节期间加班建设、加班生产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奖励

    一年之计在于春,为提前谋划今年经济工作及实现一季度“开门红”,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日前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全市上下要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继续抓住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成渝经济区和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等重大机遇,以“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发展总体战略为统领,牢牢把握“危中求进,加快发展”的工作基调,紧紧围绕“促增长、强基础、增活力、惠民生”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五位一体布局年”的工作部署,全面推进国际化区域性生态城市建设,确保一季度经济工作实现“开门红”。

  就确保实现今年经济工作“开门红”,通知明确,一季度“开门红”的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7亿元,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9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分别增长15%。

  通知指出,要抓好项目投资工作。加快推进续建项目建设,力争续建项目完成投资80亿元,做好春季重大项目施工运行调度,督促项目业主和施工单位全力加快项目建设,尽可能多完成投资和形成实物工程量;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灾害性天气,及时调整施工计划,重点加快铜头引水、大岗山电站及移民扫尾工程、国道改建工程、滨江二期、大兴大桥等重大项目建设进度。强力推进新开工项目,力争新开工项目完成投资10亿元,协调落实新开工重大项目尤其是重大产业项目开工条件,争取一季度集中开工一批项目,尽快形成全年投资新的增长点。

  保持工业较快增长。积极拓展市场,支持企业抓住生产销售旺季,组织加班生产,做好产销衔接,大力开展市场促销活动。大力抓好重大产业项目,督促雅化产业园、三九产业园、新筑通工、大功率锂电池、文盛高钛渣、一名微晶新材料等重大项目加快前期工作和建设进度。突出产业发展重点,加快雅安工业园区、汉源工业园区、石棉工业园区、成雅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抓好“3+1”优势产业、规模以上重点企业和优势产品。

  推进服务业发展。努力扩大消费需求,抓住一季度消费旺盛的有利时机,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开展促销活动,满足城乡居民生活需求,进一步扩大农村消费。营造良好旅游环境,大力开展春季旅游宣传促销活动,搞好旅游市场管理,一季度旅游综合收入增长20%。努力改善消费环境,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推进开放合作。切实抓好招商引资工作,重点抓好西博会等经贸活动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创新招商引资方法,优化政策和服务环境,积极做好新项目的包装、推介工作。认真研究我市“两头在外”企业外贸需求,积极组织市内企业赴境外参加展销会,引导鼓励更多的企业到境外争取订单。积极促进区域合作发展,重点抓住我市全域纳入成渝经济区机遇,积极推进雅安与成都、甘孜等市州的区域合作。

  强化要素保障。狠抓能源供应保障,抓好枯期电力供需调查预测,制定电力枯期企业电力供应序位表,优先保障效益好、贡献高的企业用电需求;积极做好煤炭、成品油、天然气等生产要素的协调保障工作。强化资金保障,积极搭建银企沟通平台,抓好一季度工业企业融资调查,积极向各类金融机构和担保公司推荐工业企业贷款需求情况;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引导企业通过上市融资、发行企业债券等方式实现直接融资;注重运用市场机制,通过BT、BOT等多种模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积极引进外来资金。

  通知要求,各县(区)、市级相关部门要按照目标任务和工作重点,对一季度经济工作早部署、早落实。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目标任务,尤其要将项目投资、工业发展等目标任务落实到人。在安排好一季度工作的同时,及早谋划和安排部署全年工作,保证年度计划目标全面完成。深入分析经济运行中的主要困难和问题,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研究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建议,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通知强调,各县(区)要及时将一季度“开门红”目标任务分解下达,加强对企业的目标考核。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强对一季度“开门红”情况的考核奖励,一季度考核结果的分值将占全年目标任务考核分值的30%。同时,将安排专项资金对春节期间加班建设、加班生产的重点项目和重点工业企业进行奖励。各县(区)也要制定相应的奖励办法。

  通知特别强调,要切实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力度,落实安全生产预案,加强隐患排查治理,突出抓好煤矿和非煤矿山、交通、消防、烟花爆竹、民爆物品、危险化学品、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和领域专项整治,严防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发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