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 加快推进产业发展要从三个角度下功夫
来源: 发布时间: 浏览次数:
打印
【字体:

省委十一届二次全会提出,到2035年我省将全面建成经济强省。2018年如何推进?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指明核心任务: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近日,省经济和信息化委主任陈新有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在他看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要善于不断总结、学习和思考。

    对待成绩,要永远“不满足”

记者:过去五年,四川工业经济成效显著。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端成长型产业强势起步。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我们还有哪些不足?

陈新有:行业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个经济体要永葆活力,都必须保持“不满足”的心态。

    IBM如果死守硬件,不会成为常青树。一个省份也是如此。

除了招大引强,我们也要重视引导本土大型企业“老树发新芽”。企业层面也应该有这个意识。例如在电子信息领域,长虹曾经让四川在该领域又大又强。但新一轮科技革命中,我们能否再次“搭上车”,值得深思谋划。

    先进经验,要积极学习运用

记者:除了理性、客观总结自身成绩,您对具体做法方面有何思考?

陈新有:加快推进产业发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对四川而言,一方面要补齐产业总量、产业层级等短板,一方面又要创新发展,在增量优化上多下功夫。“走出去”,学习中东部省份已有的先进、成熟经验,算是捷径之一。

记者:目前,是否已学到可借鉴的先进经验?

陈新有:有,我们正在部署研究。例如浙江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难题,推行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机制。去年的环保督察对浙江工业各项运行指标影响较小,与该机制颇有关联。简单来说,这个机制就是以“亩产论英雄”,根据各个工业企业的绩效综合评分,划分为四个等级,实行差别政策对待。如加大差别化电价、用地、排污等政策运用,倒逼行业、企业转型升级。我们也正在结合四川实际,研究相关举措。

    解决问题,要善于多角度思考

    记者:前不久召开的省委经济工作暨全省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支持各地发展产业‘航空母舰’、打造细分领域‘单项冠军’”。但近期公布的第二批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名单,四川企业的分量不重,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和培育企业各只有一家。您如何看?

陈新有:这也是我们需要补齐的“短板”。近期去深圳参观学习的一个细节让我很感触。在500强企业林立的深圳,一名市领导对口联系的企业年销售收入不到5000万元,原因是该企业仅在细分领域有着高市场占有率,极有“独角兽”潜力。同样的情况,如果在四川,我们是否掌握企业情况,能否做到精准对接?我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记者:中小企业融资难,也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仍然备受关注。在工业系统,如何破解?

陈新有:2018年,围绕产业发展构建金融体系,全省力争工业融资规模达到1.2万亿。推广应收账款融资试点经验,力争应收账款融资1100亿元。同时,将推进“中小企业融资能力提升工程”,推动重大技术装备首台(套)、新材料首批次等常态化。

此外,我们还应意识到一些中小企业还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管理不规范,金融机构监管难等现实因素。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应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力。我们正在考虑能否搭上信息技术“顺风车”,用信息化手段破解这一难题。

微信